九三学社与民主科学简论

发表时间:2013-12-16 14:06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源于“五四运动”,首倡者是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是民主与科学的倡导者和宣传者。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是英文“民主”democracy拟人化的音译,民主就化成了一位先生,赛先生是英文“科学”science拟人化的音译,科学也就成了先生。在中国文化中,称人先生是尊敬的意思,先生具有智仁勇的品质,可以启发我们,帮助我们。“五四运动”间的新知识分子给予了民主与科学很大的期望,希望通过民主科学改造国民的性格,教化民众,使中华民族尽早从苦难中解放出来。民主与科学就成了五四运动的启蒙思想。

毛泽东是五四青年,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他在一九四〇年一月九日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文章,后改为《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毛泽东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点,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五四运动以后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打破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政治,建立民主与科学的共产主义政治制度。毛泽东突出民主政治,反对独裁,反对假民主、伪民主。在中国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充分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群策群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4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应中国共产党“结束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由许德珩、潘菽、黄国璋、梁希、金善宝、涂长望等人组建了“民主科学座谈会”的政治性组织,其政治主张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科学精神,倡导“团结、民主、抗战到底”,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主张。1945年在重庆国共谈判期间,许德珩等人应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把“民主科学座谈会”确定为永久性的政治组织,后改为“九三座谈会”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5月4日“九三座谈会”改为“九三学社”,标志着“九三学社”建社。同时,以“五四运动”二十七周年纪念日为誌,表明九三“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不变。

综观九三学社与民主科学发展的历史,救亡图存是那个时代核心问题,如何避免亡国灭种之灾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九三学社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政治团体,对民主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选择民主与科学作为九三学社的宗旨也就再自然不过了。九三学社的历届领导人都旗帜鲜明地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老革命家许德珩先生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民主与科学”,改革开放初期周培源主席强调“弘扬民主科学,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吴阶平主席认为“兴国犹需民主与科学”,现任主席韩启德教授号召九三人“坚持九三学社民主与科学的传统,用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凝聚人心”。可见,无论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政治上民主政治方面,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然而,反思中国民主与科学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民主与科学在不同的时代主题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意义。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反帝反封建是民族民主革命时代主题,反帝反封建表现为救亡图存的民族自救。这各阶段民主就是反对专制,反对独裁,科学就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对于什么是民主政治,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没有成熟的理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后,人们才对新民主主义国家有了初步的认识,民主是口号,民主是理想,民主也是信念,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就是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当时一些学者被革命的激情所驱动,被民族忧患意识所激励,认为只有推翻封建专制政府,实现民主共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概括言之,民主革命阶段,民主与科学的基本落脚点是民生问题。当生存成为第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时,民主问题变成了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有时又导致了精英执政,领袖崇拜,权力崇拜的老路。民主之路在艰难地行进,这也是九三学社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建社的历史背景。九三学社的老一辈革命家深知,没有真正的民主与科学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民族振兴,更无法实现中国梦。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民主不再是革命,而是建设。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建设这个国家就成了民主与科学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新中国的建立给了无数人实现梦想的机会,海外归国华侨,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才、知识分子经历了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西方他们对民主政治有体验,有认识,民主制度可以为每个人均等的发展机会,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然也可以给这些科学家自我实现的机会的。而民主与科学是九三学社的宗旨,许多回国的科学家加入了九三学社。九三人爆发出全所未有的创造力,为国家的基础学科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开拓了中国的医学教育与研究、航空航天研究等许多科学新领域。在民主政治方面,九三人以学科优势为背景,为国家建设与中长期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可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管理国家缺乏经验,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进行艰难的探索,甚至还发生了“文化革命”的十年动乱,出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的现象,九三学社的知识分子也受到了影响,甚至一些人及其家人遭到了严重的迫害。“文化革命”时期的大民主实践是不成功的,民主政治绝对不是武装斗争,更不是派系争斗,也不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因此,民主也有边界,民主也有约束,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分析建国前三十年民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人们不得不承认民主的前提条件是人权、自由和平等。没有对公权力的约束,私权利的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没有公民就不可能有自由,无自由自然也就无平等。总结历史教训,民主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更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在社会稳定,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条件下,才可能民主治国,给予每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科学呈现新的时代意义。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如何维护和平,如何保持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如何使人获得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必须面对的问题。汲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实现中国式民主,如何提升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就成了解决时代问题的关键问题。民主不是革命,民主不是“大鸣大放大字报”,民主实现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是与本土的文化传承密不可分的。人大选举,政协参与就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生活,选举是选出强有力的负责任的领导,参与是民主决策的智力支撑。统一战线,共商国是是九三学社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新时代的民主就是非竞争式的政党合作、协商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是有机的统一体。民主决策在于对个人的自由的尊重。对公权力的约束和对私权利的保护,这就是自由,自由不是对个人私欲的放任,也非无边界的自在自为,而是对权力、权利的限制和尊重。正是有了这样的自由和民主,才有平等,才会服从真理,实现科学管理。科学管理须要科学精神,而不是“科学迷信”,更不是“唯科学”论。民主与科学紧密地结合,为公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科学建议,科学参考,才能促进公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才能珍惜民主与自由,才能给予每个人实现中国梦的机会。

回顾九三学社与民主科学的发展历史。概而言之,我们九三人主张的民主科学不仅包涵自由平等、法律信仰、权力制约、服务社会的普世价值,而且还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出特点和意义。只有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始终把握民主与科学的基本原则,提出科学建议,采取合理措施,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不偏离社会正义。民主科学只是一条路径,而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振兴中华,造福人类才是九三人现实目标。

(九三学社三亚市委会 王宏海)